本杰明·布拉德利仍然是当代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编辑之一。没有人比他的一位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更清楚这一点。
伍德沃德曾与他人共同撰写了《华盛顿邮报》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这些报道在布拉德利的任期内改变了历史。他告诉《投资者商业日报》,布拉德利 (1921-2014) 敦促记者不仅要报道故事,而且要报道正确。
而结果仍然为第四等级的责任设定了标准。众所周知,布拉德利曾监督《华盛顿邮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和报道水门事件。
在此过程中,布拉德利将该报从一份不起眼的地方杂志转变为国内和国际上的重要报纸。
伍德沃德说,布拉德利最出色的技能之一就是激励人们尽最大努力工作。他用一则关于拍摄电影《总统班底》的趣闻来描述布拉德利。
“你知道他们如何让杰森·罗巴兹扮演他(布拉德利)的故事吗?”伍德沃德问道。
伍德沃德讲述了这个故事。参与制作的几位人士通过罗巴兹在百老汇的表演认识了他。他们把电影剧本寄给了他。尽管罗巴兹当时正经历一些困难时期,但他最初还是拒绝了这个角色。
伍德沃德回忆说,罗巴兹“告诉导演艾伦·帕库拉,他不想出演这个角色。”“我读了剧本,而布拉德利所做的就是跑来跑去问‘他妈的故事在哪里?’”伍德沃德转述了罗巴兹对这个角色的反应。
帕库拉回应说,开车接记者是一个好执行主编的职责。而他(罗巴兹)所要做的就是找到 15 种不同的方式喊脏话。罗巴兹接受了挑战,并于 1976 年获得了奥斯卡奖。
“但这就是布拉德利所做的。他敦促我们报道这个故事,”伍德沃德告诉 IBD。
布拉德利在富裕的家庭中长大,但他也曾面临过不少困难。
他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这边的家族根源可以追溯到 10 代前。但他富裕的生活却在 8 岁时因股市崩盘而一蹶不振。幸运的是,富有的亲戚们出钱让他在马萨诸塞州历史悠久的圣马可学校接受私立教育。
但金钱无法使他免受当时最可怕的疾病的侵袭。同一天,他和一位朋友都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这位朋友去世了,年轻的布拉德利腰部以下瘫痪。
但布拉德利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机遇。他说,小儿麻痹症改变了他。布拉德利说,这种疾病让他“内心充满光明,无所畏惧”。布拉德利决心克服任何障碍,努力进行物理治疗。
通过每天的锻炼,他慢慢地但很肯定地恢复了双腿的使用能力,两年后他开始为圣马克棒球队效力。
布拉德利 16 岁时,在当地一家报纸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担任复印员。他还报道当地居民的生活。“我在那里学到了至关重要的一课,”他在回忆录《美好生活》中写道。“如果人们感到舒服,他们就会说话。”
在哈佛大学,他报名参加了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酣,他奔赴战场。
在服役期间,他参加了太平洋战役中一些最惨烈的战役。其中包括莱特湾海战,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布拉德利在战争中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形成了一种领导风格,既有轻松的权威,又能容忍手下士兵的热情。
他与重要人物交朋友——参议员约翰·肯尼迪是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也是《华盛顿邮报》印刷工的伙伴。他尊重任何人才和勤奋工作。
战后,布拉德利曾短暂重返新闻界。其中包括在《华盛顿邮报》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一位老友帮助他在美国驻巴黎大使馆找到了一份新闻专员的工作。然后他成为《新闻周刊》的欧洲记者。最终,他回到美国,从华盛顿为该杂志撰写报道。
在新闻周刊中,《新闻周刊》的排名远远落后于《时代周刊》。布拉德利知道它很可能会出售。因此,他以典型的布拉德利式的厚颜无耻,主动给《华盛顿邮报》老板菲利普·格雷厄姆打了电话,建议该报买下它。最终,他成功了,从两个方面改变了布拉德利的生活。他从这笔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交易中获得了中介费。此外,这也为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提升。
格雷厄姆任命他为该杂志的华盛顿分社社长,使他进入了公司的核心圈子。
但布拉德利的立场又发生了转变。
1963 年,菲利普·格雷厄姆自杀。他的妻子凯瑟琳·格雷厄姆接管了家族企业。凯瑟琳对报纸的发展方向越来越不满。她与布拉德利交谈,并向朋友咨询如何挽救报纸。最后,她任命布拉德利为该报的主编。那是在 1965 年。三年后,布拉德利接任了新设立的执行编辑职位。
布拉德利接手的报纸与如今的《华盛顿邮报》相去甚远。它的员工很少,只有六名外国记者,没有驻华盛顿以外地区的记者
于是他开始大举招聘。他的策略很简单。“雇佣比你聪明的人,”布拉德利说。
但根据布拉德利在《新闻周刊》的经历,他对日报的看法并不传统。“没有理由不能每天做新闻杂志每周都在做的事情,”他说。“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告诉(读者)它意味着什么以及发生了什么,并将其置于某种历史和社会视角中。”
简而言之,他决定将杂志所谓的“新新闻主义”应用到《华盛顿邮报》上。
他还扩大了文化和娱乐报道范围。他说:“我们希望人物简介……远远超出传记的范畴,”伍德沃德说。“我们希望它有趣、令人兴奋、与众不同。”
简而言之,他创建了如今报纸上常见的“风格”栏目。
但《华盛顿邮报》的转折点是 1971 年决定公布五角大楼文件的部分内容。前政府官员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将这些文件泄露给了《纽约时报》,《纽约时报》连续三天刊登了揭露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报道。
后来,尼克松政府获得法院禁令,禁止《纽约时报》发表更多报道,这一局面才得以结束。因此,艾尔斯伯格将文件泄露给了《华盛顿邮报》。
然而,出版这些报纸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当时《华盛顿邮报》即将首次公开募股。而以报复心强著称的尼克松政府控制着该报电视台的牌照。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凯瑟琳·格雷厄姆批准发表这些文件的那一刻,“让世界各地的编辑和记者都看到了《华盛顿邮报》变得多么独立、多么坚定,对新的目标多么自信”。
这种大胆的独立意识激励了记者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他们随后追查了这起最初看似无关的入室盗窃案与总统连任委员会之间的联系。
伍德沃德说,对于布拉德利来说,发表这篇报道从未有疑问。但他坚称报道是可靠的。“他总是说,‘抓住故事。要积极进取’,”伍德沃德回忆道。“但尤其是当一个故事很敏感时,他总是说我们需要更多信息,我们需要更多支持。”
“有时你会发现一个编辑无所畏惧,但并不聪明,或者聪明但胆怯。本就是一个无所畏惧且聪明的人,”伍德沃德说。
但至少有一次,这种攻击性反而伤害到了布拉德利。他成了年轻记者珍妮特·库克 (Janet Cooke) 恶作剧的受害者。库克编造了一系列关于一名据称吸食海洛因的 8 岁男孩的故事,并因此获得普利策奖。
伪造材料被发现后(她在受雇时也伪造了证书),布拉德利承认了错误。他立即道歉并下令全面披露。
他命令该报的监察员进行全面调查。这使得《华盛顿邮报》成为第一家报道该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报纸。该报道非常详细,令人尴尬,但布拉德利坚持要公布真相。
全部评论